只是一些日常的小發想而已,有點小長
有興趣就看看吧~
又到了收假的日子
出門前,我爸隨口說"要回營區啦?"
"嗯啊,我出門囉!"
公車上,手機提示聲響了一下,是女友傳來的訊息
"你今天要回營區了"
不知怎的,心裡突然產生一股無奈感
"原來前往營區,對我來說該用"回"這個字啊..."
去問任何一個當過兵的人,聽到收假這個詞,內心多少是會有所抗拒的吧?
感慨之餘,卻也讓我開始思考,什麼時候我們會用"去"這個字,什麼時候又會用"回"呢?
去,回 是兩個相對的字,後面都會接上即將前往的目的地,而這個目的地和出發地的相對關係,就決定了我們在動詞的選用上會用"去"還是"回"。
第一個因素,"時間"。
如果我們在出發地所待的時間大於目的地,通常就會用"去",反之則用"回"。
例如收假這件事,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說"我要收假回營區了",就是因為對正在服役的人來說,待在營區內的時間大於待在外面的時間,所以很自然的就會說"回"營區。
相反地,對於學生而言,待在學校的時間小於在家的時間,所以每天早上出門前我們會說我"去"上學了。
第二個因素,"情感"。
對一個地方的情感輕重,也是決定我們會用"去"或"回"的重要原因。
也許你長期在國外留學,待在國外的時間遠大於在國內,但過年時,你還是會說我要"回"臺灣過年。
而情感因素的最高級,就是"家"了。
不管你有多久沒回家,哪怕是幾十年,你從來不會聽到有人說,我要"去家"了。
家,永遠是"回"家。
所以這篇文章是要強調家庭價值嗎???
當然不是,那也太八股了XD 這篇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發想,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罷了~
感謝各位的耐心,我要"去"營區了!
(還是不願意用"回"啊啊啊 orz)
還有66天!